物業綜合管理標準與規范
5.1 食堂管理
5.1.1 建立食堂管理制度。
5.1.2 衛生與食品安全
(1)食堂工作人員要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衣服,勤洗澡,理發;勤換工作服;
(2)在工作前及處理食品原料后、便后要用肥皂及流動清水洗手,直接用手接觸入口食品之前(如切菜,加工面粉等)應用熱水消毒;
(3)不得在食品加工期間及銷售食品前抽煙,不正對食品咳嗽、打噴嚏,不隨處吐痰;
(4)食堂工作人員分餐作業時必須按規定著裝,并配套手套、口罩;
(5)員工有感冒等疾病時須安排休假,以免造成食物感染。
(6)每日對食堂地面進行打掃和清理,做到地面無雜物和積水;
www.satnat.net-物業經理人
(7)儲藏室要保持干凈、干燥和通風,儲藏間不得存放其他雜物及個人物件,物品存放要離地,隔墻,分類。
(8)操作間應注意保持干凈,產生垃圾應及時進行清理,每餐加工完畢后應及時清理加工區域,操作間內不得留存垃圾
5.1.3 現場操作安全
(1)規范刀具管理,不用時應放在固定位置保管好,不準隨意借給他人使用,嚴禁隨處亂放。
(2)廚房的各種設備均由專人負責管理,他人不得隨意亂動,定期檢查廚房的各種設施設備,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3)每日逐一檢查油路,閥門,氣路,燃氣開關,電源開關的安全情況,如果發現問題應及時報修,嚴禁私自進行處理。
(4)禁止使用濕抹布擦拭電源開關,嚴禁私接電源,不準帶故障使用設備,下班做到電源和門窗關閉。
5.1.4 餐廚垃圾需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理。
5.1.5 員工食堂對外經營需取得衛生許可證。
5.1.6 食堂工作人員需有健康證,并進行現場公示。
5.2 員工宿舍管理
5.2.1 建立員工宿舍管理制度。
5.2.2 宿舍安全管理
(1)不得亂拉電線,不得超負荷使用電器設備;
(2)預防火災事故,保證公私財產不受損失;
(3)嚴禁在宿舍區存放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
(4)人離開時,關好門窗,檢查好水電,防止出現意外安全事故。
5.2.3 宿舍衛生管理
(1)一切日常用具要干凈整齊有序,保持室內整潔美觀,不準往窗外丟雜物,衛生間要經常洗刷,污穢、廢物、垃圾等應集中于指定場所傾倒;
(2)墻壁、櫥柜上不得隨意張貼字畫或釘物品。
5.3 倉庫管理
5.3.1 建立倉庫管理制度。
5.3.2 有專人對倉庫進行管理。
5.3.3 物品進出庫均有記錄。
5.3.4 危險品應隔離單獨儲存。
5.3.5 倉庫內物品擺放規范有序,便于查找。
5.3.6 定期進行倉庫盤點。
5.4 檔案管理
5.4.1 建立檔案管理制度。
5.4.2 文件資料存檔時要進行合理分類,做到標識清楚,查找方便,并注明保存期限。
5.4.3 保密級文件由資料管理員妥善保管,不得散播其內容。
5.4.4 文件、資料的借閱須按有關文件的規定執行,由資料管理員負責完善借閱手續。
5.5 會議管理
5.5.1 建立會議管理制度。
5.5.2 服務中心每周召開周例會,對上周重點工作進行總結,部署安排下周重點工作。每月定期召開服務中心經營分析會,對一月重點工作進行工作,對下月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5.5.3 每次會議要形成書面會議紀要并留存。
篇2:設備綜合管理標準作業程序
一、目的
從總體上確立物業各類設備的管理要求,確保各類設備管理工作的統一、完整和完善。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物業部管理的各類設備的綜合管理工作。
三、職責
1、工程部負責所轄小區的各類設備的日常管理工作。
2、公司辦公室負責各類設備的檔案的管理工作。
四、程序要點
1、設備檔案的建立要求
(1)工程部在接管物業后一周內應將管轄范圍內的所有設備建立臺賬(見附表),并在建檔后的3個工作日內將臺賬移郊交公司辦公室存檔。
(2)工程部應在接管物業后一周內將所轄物業內的所有設備進行設備標識及設備編號:
所有設備應單機單臺或按功能系統進行“設備標識”;
“設備標識”用標牌形式予以實施,標牌應有下列內容:
--設備名稱;
--設備編號。
設備編號按下列規則編制:
設備流水號(01,02...)
設備名稱縮寫(取漢語拼音字頭)
物業點編碼
注意事項:1設備流水號按物業點的設備總數流水編制。
2、同類型同系統設備的流水號碼應保持相對的集中和連續性。
(1)標識的制作規范:
--標識材質用金屬薄板制作,表面拋光呈本色;
--設備編號凹形字體,涂黑色磁漆;
--尺寸長×寬×厚為70mm×20mm×1mm。
(2)所有設備應按單機單臺或功能系統建立《設備卡》。
(3)設備臺賬應保持與設備現行狀態一致,為此,設備管理人員應將諸如設備封存、停用、限制使用范圍、調遷、報廢和更換零部件及檢修情況及時分別在設備臺賬或設備卡片上予以登錄。
(4)《設備臺賬》和設備出廠原件(合格證、說明書、保修協議等)統一由公司辦公室保存。物業部保存復印件。
2、設備的日常操作、運行、維修保養管理
詳見工程部各類設備操作、運行、維修保養管理標準作業程序。
3、設備的購置管理
(1)設備的購置包括原有設備的更新和新添設備的購置。
(2)設備購置應遵循滿足服務提供需要的原則。
(3)設備購置的資金來源按相關法規或規定執行。
(4)設備更新需在原設備辦理了報廢手續后進行。
(5)新添設備由工程部提出服務用途或配套功能以及主要技術指標的需求。
(6)采購設備應遵循《采購管理標準作業程序》的相關規定進行采購。
(7)采購設備到達公司后,由工程部進行清點核對,接收相關資料,并組織安裝調試或試運行。符合要求的,辦理驗收手續;不符合要求的,按合同或公司相關規定辦理。
(8)經驗收符合要求的采購設備按本條例相關規定納入臺賬,建立卡片等進行日常管理。
4、設備狀態標識
(1)工程部應對設備狀態進行標識,以防止因設備誤操作造成人員傷害和設備損壞。
(2)設備狀態分為運行、備用、停用、封存、報廢、檢修及嚴禁合閘等。
(3)正常運行中的設備可不予標識。
(4)標識的方式方法:
設備狀態用標識牌進行標識,標識牌用300mm×150mm×3mm(長×寬×厚)的白色塑料板制作,字體為紅色一毫米塑料板粘于底板上;
設備狀態標識牌應在設備狀態確定后,由設備操作人員及時懸掛于應鄧標識設備的顯眼位置;
設備狀態改變,標識應隨之改變。
5、設備的停用和封存
(1)發現下列情況之一,設備應予停用或封存:
多余設備,含服務提供有再需要的設備;
設備功能已不能滿足提供服務需要的設備。
(2)停用或封存的設備應采用適當措施防止銹蝕、碰磕和其他形式對其狀態的損壞。
(3)工程部應定期(如一個季度)對停用或封存的設備進行檢查,以保持其適用性。
(5)設備主管人員應填寫設備停用或封存的報批單,經管理處主任批準后實施。
6、設備的報廢
(1)無修復價值的設備應予報廢。
(2)報廢設備應由工程部組織鑒定。參與鑒定的人員應包括:設備主管運行人員/管理處主任等。
(3)設備主管人員應填寫《設備報廢審批表》,經公司總經理批準后實施。
(4)需報廢設備在未獲得批準、實施前,應懸掛“待報廢”標識。
(5)報廢設備應及時撤離原安裝或使用場所,未撤離前應懸掛“報廢”標識。
(6)機電處應將批準的《設備報廢審批表》報公司財務部一份。
7、紅旗機房評比
(1)工程部主管負責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對各類機電設備房進行流動紅旗評比。
(2)評比內容:地面潔凈度、墻面潔凈度、門窗潔凈度完好狀況、管道潔凈完好狀況、設備表面潔凈度、設備性能完好狀況、檢修保養記錄、室內其他設備狀況、總體印象。
篇3:物業園區設備綜合管理標準作業程序
物業園區設備綜合管理標準作業程序
一、目的
從總體上確立物業各類設備的管理要求,確保各類設備管理工作的統一、完整和完善。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物業部管理的各類設備的綜合管理工作。
三、職責
1、工程部負責所轄小區的各類設備的日常管理工作。
2、公司辦公室負責各類設備的檔案的管理工作。
四、程序要點
1、設備檔案的建立要求
(1)工程部在接管物業后一周內應將管轄范圍內的所有設備建立臺賬(見附表),并在建檔后的3個工作日內將臺賬移郊交公司辦公室存檔。
(2)工程部應在接管物業后一周內將所轄物業內的所有設備進行設備標識及設備編號:
所有設備應單機單臺或按功能系統進行“設備標識”;
“設備標識”用標牌形式予以實施,標牌應有下列內容:
--設備名稱;
--設備編號。
設備編號按下列規則編制:
設備流水號(01,02...)
設備名稱縮寫(取漢語拼音字頭)
物業點編碼
注意事項:1設備流水號按物業點的設備總數流水編制。
2、同類型同系統設備的流水號碼應保持相對的集中和連續性。
標識的制作規范:
--標識材質用金屬薄板制作,表面拋光呈本色;
--設備編號凹形字體,涂黑色磁漆;
--尺寸長×寬×厚為70mm×20mm×1mm。
3所有設備應按單機單臺或功能系統建立《設備卡》。
4設備臺賬應保持與設備現行狀態一致,為此,設備管理人員應將諸如設備封存、停用、限制使用范圍、調遷、報廢和更換零部件及檢修情況及時分別在設備臺賬或設備卡片上予以登錄。
5《設備臺賬》和設備出廠原件(合格證、說明書、保修協議等)統一由公司辦公室保存。物業部保存復印件。
2、設備的日常操作、運行、維修保養管理
詳見工程部各類設備操作、運行、維修保養管理標準作業程序。
3、設備的購置管理
1設備的購置包括原有設備的更新和新添設備的購置。
2設備購置應遵循滿足服務提供需要的原則。
3設備購置的資金來源按相關法規或規定執行。
4設備更新需在原設備辦理了報廢手續后進行。
5新添設備由工程部提出服務用途或配套功能以及主要技術指標的需求。
6采購設備應遵循《采購管理標準作業程序》的相關規定進行采購。
7采購設備到達公司后,由工程部進行清點核對,接收相關資料,并組織安裝調試或試運行。符合要求的,辦理驗收手續;不符合要求的,按合同或公司相關規定辦理。
8經驗收符合要求的采購設備按本條例相關規定納入臺賬,建立卡片等進行日常管理。
4、設備狀態標識
1工程部應對設備狀態進行標識,以防止因設備誤操作造成人員傷害和設備損壞。
2設備狀態分為運行、備用、停用、封存、報廢、檢修及嚴禁合閘等。
3正常運行中的設備可不予標識。
4標識的方式方法:
設備狀態用標識牌進行標識,標識牌用300mm×150mm×3mm(長×寬×厚)的白色塑料板制作,字體為紅色一毫米塑料板粘于底板上;
設備狀態標識牌應在設備狀態確定后,由設備操作人員及時懸掛于應鄧標識設備的顯眼位置;
設備狀態改變,標識應隨之改變。
5、設備的停用和封存
1發現下列情況之一,設備應予停用或封存:
多余設備,含服務提供有再需要的設備;
設備功能已不能滿足提供服務需要的設備。
2停用或封存的設備應采用適當措施防止銹蝕、碰磕和其他形式對其狀態的損壞。
3工程部應定期(如一個季度)對停用或封存的設備進行檢查,以保持其適用性。
4設備主管人員應填寫設備停用或封存的報批單,經管理處主任 批準后實施。
6、設備的報廢
1無修復價值的設備應予報廢。
2報廢設備應由工程部組織鑒定。參與鑒定的人員應包括:設備主管運行人員/管理處主任等。
3設備主管人員應填寫《設備報廢審批表》,經公司總經理批準后實施。
4需報廢設備在未獲得批準、實施前,應懸掛“待報廢”標識。
5報廢設備應及時撤離原安裝或使用場所,未撤離前應懸掛“報廢”標識。
6機電處應將批準的《設備報廢審批表》報公司財務部一份。
7、紅旗機房評比
1工程部主管負責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對各類機電設備房進行流動紅旗評比。
2評比內容:地面潔凈度、墻面潔凈度、門窗潔凈度完好狀況、管道潔凈完好狀況、設備表面潔凈度、設備性能完好狀況、檢修保養記錄、室內其他設備狀況、總體印象。
五、記錄
1、《設備臺賬》
2、《設備卡》
3、《采購設備驗收表》
4、《設備停用/封存/報廢/審批表》
5、《設備定點管理檢查表》
六、相關支持文件
工程部所有標準作業程序